話劇海報
張玉瑤
《四世同堂》為什麼沒有連載完?
老舍在美國寫就的《饑荒》,寫作時到底是怎樣的狀況?為何已經(jīng)全部寫完,卻沒有完整發(fā)表?
1982年,馬小彌根據(jù)《四世同堂》的英文版回譯出了缺失的13段後,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和兒子舒乙曾寫了一篇文章《記〈四世同堂〉結(jié)尾的丟失和英文縮寫本的復(fù)譯》,裏面詳述了一些細(xì)節(jié),也推測了一些原因。據(jù)家人回憶,《饑荒》的手稿並非寫在稿紙上,而是寫在“大十六開的厚厚的美國筆電”中,本數(shù)很多,摞起來足有十幾釐米高,《小説》雜誌的連載就是根據(jù)這份手稿印刷的。
1948年,老舍與出生於中國山東的美國人浦愛德合譯《四世同堂》。據(jù)後來蒐集到的浦愛德寫給費正清夫人費慰梅的信件,兩人合作的過程有些奇特:浦愛德會聽、説漢語卻看不懂,老舍便一邊把手稿念給她聽,一邊由她在打字機上用英文打出來。不過,老舍並非逐字逐句念的,有時省略幾句,有時甚至省略相當(dāng)大的段。信中還透露説,老舍曾因自己翻譯“太慢”而苦惱,“他想回家,回中國去,他為此而焦急”。其他史料也顯示,老舍曾懷疑過浦愛德的翻譯水準(zhǔn),後來把譯稿拿給賽珍珠看,賽珍珠大加讚賞,才定了下來。
浦愛德寫到,譯稿交給哈考特和佈雷斯出版社(Harcourt Brece)後,“編輯們做了某些刪節(jié),他們完整地刪掉了一個角色,而他是我所特別喜歡的。他們認(rèn)為有必要減少一些字?jǐn)?shù),以便壓縮一下書的塊頭。對結(jié)尾沒有做變動”。這個被完整刪去的角色,應(yīng)當(dāng)是書中的常二爺。也就是説,于1951年出版的哈考特版《黃色風(fēng)暴》,和老舍本人刪定的浦愛德節(jié)譯本是有差別的。但儘管如此,它提供了偏差不多的走向,為後來馬小彌回譯後13段、補全整部《四世同堂》做出了很大貢獻(xiàn),讓中國讀者得以大致了解後續(xù)的情節(jié)和人物結(jié)局。
那麼,《饑荒》為何會被“腰斬”呢?是受到了干涉,還是老舍自己的決定?這個謎團大概很難解開了。不過,胡絜青、舒乙以老舍曾於差不多同期刪改《駱駝祥子》的事實為對比,認(rèn)為“在思想上可能找到一些共同之處”,做了一些猜想。根據(jù)《老舍選集》1951年開明書店版的自序,刪改《駱駝祥子》歸納起來有兩點原因,一是太悲,沒有光明的出路,二是沒有正面寫革命者。這在《四世同堂》中,也稍可覓得一些端倪。
寫于1930年代的《駱駝祥子》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但《四世同堂》的結(jié)尾,乃是寧折不彎的好人們迎來了抗戰(zhàn)勝利,而壞蛋們紛紛遭到橫禍或應(yīng)有的制裁(這一點還被夏志清在其《中國現(xiàn)代小説史》中詬病為“狹隘的愛國主義”、“幼稚的愛國心”),和前者中瀰漫的無邊黑暗與絕望感迥然相異。然而,老舍並未將其簡單處理為勝利的歡欣鼓舞,而是依然沉浸在一種悲哀的低氣壓中:獲知勝利當(dāng)日,祁家曾孫女小妞子餓死了,她的母親、祁家長孫媳婦韻梅哭泣不已,活著的人,皆是骨瘦如柴,衣著襤褸。這副模樣和國家意識形態(tài)中設(shè)定的“勝利者”似乎並不相稱;而小孫子祁瑞全和詩人錢默吟是從事地下抗日活動的愛國者,但又不是共産黨,這個身份處於夾縫中,未能更清晰明確地指向新的政權(quán)。
小説的結(jié)局早就寫好了,但1949年共和國的成立,大概讓真心熱情接受改造的老舍“犯了難”。胡、舒的推測有一定道理。1951年,老舍在致《四世同堂》日譯者鈴木擇郎和桑島信一的信中説:“需要對《四世同堂》全部加以修改,因此第三部不宜發(fā)表。何時能著手修改還不知道?,F(xiàn)在工作繁忙,無閒暇顧及。這實在對不起各位,但也無奈?!薄安灰税l(fā)表”的個中細(xì)節(jié)已無法追索,但老舍如此謹(jǐn)慎地砍掉“尾巴”,定有一番政治上的考慮。
[責(zé)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