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4月2日電 (記者 郭熙嬋)清明前夕,30余名船政名傑後人重聚福建水師赴臺驅日出發(fā)地,海祭先賢,重溫歷史。
“紀念沈葆楨巡臺140週年·船政名傑後人海祭先賢”活動2日在福州馬尾舉行。1874年,船政大臣沈葆楨率福建船政輪船水師,于福州馬尾登艦赴臺驅日,取得中國近代抗擊外國侵略者的第一次勝利。
在寄託哀思的樂曲中,片片白菊花瓣撒入閩江,隨水漂向遠方。
78歲的沈祖強,是沈葆楨的第五代孫。當天一早,他從位於福州鬧市的沈葆楨故居趕赴馬尾參加海祭。目前,沈葆楨後人在兩岸枝繁葉茂。沈祖強告訴記者,每年清明,臺灣的沈氏後人都會到福州祭祖,“大家平常也都保持聯(lián)繫,也都希望將沈葆楨精神傳承下去”。
成功驅日之後,沈葆楨還提出系列善後計劃,以從根本上鞏固臺灣海防,如移駐巡撫、改革舊制,增設郡縣、政轄全臺,開山撫番、開發(fā)東部,解禁召墾、發(fā)展經濟,改革營伍、創(chuàng)新防務,開礦興工等一連串開發(fā)、建設、保衛(wèi)臺灣計劃,開啟並推進了臺灣近代化進程。
參加當天海祭的還包括在赴臺驅日和開山撫番中立功的嚴復、劉步蟾、林泰曾、蔣超英等船政畢業(yè)生後人等。
中國第一代礦冶專家池貞銓的第五代孫子池寧説,精忠報國一直以來都是船政家族的傳統(tǒng)與家風?!敖裉炀拺押偷磕钕容?,就是為了學習他們高昂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中華民族復興努力。”
池貞銓是船政學堂第一屆畢業(yè)生,後留學法國,專攻礦務製造理法。1876年,池貞銓與船政學堂同學一起,專程赴臺,參與籌建臺灣基隆煤礦,並成功使用機器採礦,使得當時基隆煤礦煤炭品質達國際上等煤水準;同時還參與勘探臺灣苗栗油田,為臺灣近代化建設作出貢獻。
“140年前,沈葆楨在率福建水師赴臺驅日時,曾經提出‘中國版圖尺寸不敢以與人’,我想這也會是船政家族代代相傳的使命?!背貙幷h。(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