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7月16日電(陳藹欣)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兩名環(huán)境學部教授楊經(jīng)倫及關繼祖領導研究團隊16日宣佈研發(fā)出“小型脈衝電場殺菌裝置”,有效于數(shù)秒內(nèi)殺滅超過90%細菌,包括減低染上退伍軍人癥的機會,令食水更安全。
裝置有兩款設計,分別是用銅制及不銹鋼制,利用特別設計的小型電極,水流通過裝置時,電源會不斷開關,速度可達一秒100次,産生的電場能破壞細胞膜,從而殺滅細菌,屬於一種純物理性的殺菌技術。
裝置有別於傳統(tǒng)食水消毒方式,如加氯氣和臭氣、加熱或過濾。關繼祖教授解釋,氯氣和臭氣都是化學物,要控制好加入水中的份量,否則會損害健康,甚至致癌,而過濾的方式基本上不能殺菌。
他指出,在飲品消毒上也有採用類似方式,但所用的機器龐大,且電壓高達1萬伏特,在家居上應用並不可行,而運用新技術,裝置大約是一個拳頭的大小,只需要用兩枚AA(兩節(jié))電池就可啟動,可安裝于水箱、水喉、花灑等,兩枚電池就可用半年,裝置的壽命約有1年。
楊經(jīng)倫教授表示,設計概念是以水質(zhì)不變和用電量少為目標,不加化學物令水質(zhì)産生變化,而落後國家大多缺乏電力,裝置只需約30伏特就可使用,有助改善他們的生活,提供清潔及安全的食水。他更指出,用了裝置後食水可以直接飲用,不用煮沸。
據(jù)介紹,裝置的製作成本約20港元,研究團隊希望技術將來能在家居使用,價格相宜,數(shù)十元就可買到,但由於水流通過裝置時需要幾秒才能殺菌,因此要控制水的流量,讓水可以停留在裝置內(nèi),技術仍有待改善。
研發(fā)計劃得到香港創(chuàng)新及科技基金90多萬港元的資助,至今已進行了15個月,目前團隊與伊利沙伯醫(yī)院合作,正進行實地測試,計劃今年10月就會完結。(完)
[責任編輯: 楊麗]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wǎng)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