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上海松江警方獲悉,內地知名女藝人湯唯11日在上海松江的車墩影視基地拍戲,下午她接到一個電話後,去銀行辦理了相關業(yè)務,事後發(fā)現(xiàn)遭遇了電信詐騙,損失約21萬餘元人民幣。湯唯隨即向上海松江警方報案,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相關報道見今日本報14版)
女神湯唯遭遇電信詐騙一事,被網(wǎng)友曝光之後,迅速成為娛樂頭條新聞,亦引起眾多網(wǎng)友圍觀議論。而在看熱鬧的同時,公眾也要從中吸取教訓,反思電信詐騙層出不窮的原因,督促監(jiān)管部門和警方拿出解決方案,儘量減少或避免民眾的經濟損失。
由於電信詐騙事件屢見不鮮,且警方和媒體多有揭露,民眾大多已有警覺之心,近些年來上當受騙者多為老年人。在明星裏面,遭遇電信詐騙且損失錢財?shù)?,湯唯似乎是第一個,大概是出於對女神的愛慕之心,許多網(wǎng)友留言感慨“女神好單純”,而非以往對類似事件的嘲諷挖苦。但不可否認的是,湯唯被騙除了自身疏忽之外,亦跟電信詐騙過於氾濫、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令人防不勝防等有關。
從女神湯唯遭遇電信詐騙事件裏,可看出公民資訊非法洩露的危害性。之前網(wǎng)上流傳的一份數(shù)百位明星名人的通訊錄,就被驗證大多是真實資訊,至於公民資訊泄密、客戶資料倒賣等醜聞,亦時有發(fā)生,由此可窺見公民資訊未能得到有效保護,誰都有可能是受害者。而對非法洩露公民資訊的懲處過輕,違法行為查處不力,也是造成公民資訊非法洩露氾濫的主因。
如今電信詐騙案件頻發(fā),跟電信運營商的失職和縱容亦有關係。媒體已經多次揭露,短信詐騙、電話詐騙等大多是利用電信業(yè)務管理疏漏,為業(yè)績增長而放鬆把關和資訊堵截。同時,由於電信詐騙跨地域範圍較廣、隱密性強、偵破成本高,警方對電信詐騙案件的立案調查,也缺乏統(tǒng)一標準和積極性,對電信詐騙行為的打擊不夠。
可見,女神遭遇電信詐騙事件不只是娛樂新聞,也是一樁刑事案件。公眾在看熱鬧之餘,也需用理性思維去反思和探討,督促警方盡力破案,要求電信運營商和銀行拿出合理對策,防範此類案件的發(fā)生,保護公民的財産。同時,可以借此機會,剖析湯唯遭遇電信詐騙的個中細節(jié),向公眾灌輸防騙常識,人人都樹立起防騙意識,讓騙子無從下手。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wǎng)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