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熱潮來得快,似乎去得更快,後續(xù)發(fā)展值得關注。圖為觸控面板廠商積極向客戶説明産品特性資料照片。(圖片來自臺媒)
據(jù)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觸控面板産業(yè)風光一時,洋華曾經(jīng)當過一日股王,宸鴻也貴為“三千金”,卻在2012年起獲利亮起紅燈;去年牧東退出市場,今年勝華財務則出現(xiàn)危機,就連産業(yè)龍頭宸鴻都面臨獲利保衛(wèi)戰(zhàn)。臺灣觸控面板産業(yè)2013年、2014年恐將連續(xù)兩年都虧損逾百億元(新臺幣,下同),儼然成為臺灣下一個慘業(yè)?
觸控熱潮來得快,似乎去得更快。觸控面板産業(yè)從洋華掛牌開始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也掀起了一波觸控上市潮。
2009年洋華以87元掛牌,不到2個月的時間,股價就飆漲到518元、躍居臺股股王。不過不敵技術快速變化,市場競爭加劇,去年陷入虧損,如今股價也只剩下22元。
之後宸鴻挾著iPhone觸控面板供應商的光環(huán),在2010年以220元掛牌上市,成為當年最受矚目的上市公司,2012年每股盈餘46.09元,榮登臺股每股獲利王,股價最高曾經(jīng)衝上982元,與大立光、宏達電並稱三千金。不過觸控面板低價化的趨勢讓高獲利不再,如今宸鴻股價滑落到190元,股價跌破承銷價,一切似乎又回到原點。
翻開觸控面板廠財報,近年來虧多賺少,去年勝華大虧超過100億元,洋華虧損16.36億元,界面虧損3.88億元,3家觸控面板廠在近3年來合計虧損超過200億元。宸鴻獲利也是節(jié)節(jié)下滑,去年稅後凈利76.15億元,相比前一年獲利幾乎是腰斬,今年上半年稅後凈利4.52億元,第3季更可能在損益兩平邊緣。
鉅額投資,以及連續(xù)多年的虧損,讓觸控面板廠的償債能力受到質(zhì)疑。勝華過去5年投入488億元的資本支出,宸鴻近4年的資本支出更高達800億元,但觸控筆計本電腦發(fā)展不如預期,導致産能利用率低落,造成虧損壓力。宸鴻、勝華、洋華去年起都展開精實計劃,關閉部分廠區(qū),顯示觸控産業(yè)前景的不確定性。
而值得注意的是,宸鴻、勝華、洋華、界面等4家觸控面板廠,今年上半年的短債與一年內(nèi)到期長債合計金額達777.66億元,但是現(xiàn)金以及約當現(xiàn)金量僅327.18億元,償債能力堪慮。
勝華的財務危機開了第一槍,觸控面板是否會成為臺灣下一個慘業(yè)?市場都在看。
[責任編輯: 宿靜]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wǎng)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