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題為《牛奶包裝袋上的秘密,真正的生産日期!》的帖子在微信中流傳,該文稱生産日期之後通常印有一組“暗碼”,由這些英文和數(shù)字破譯出的才是牛奶真正的生産日期,其往往早于所標日期。伊利、蒙牛和三元牛奶客服熱線均對此辟謠,稱該組合編碼代表機器號、班組號等生産流程,與生産日期無關,消費者可放心購買飲用。
帖子以一袋牛奶所印的“08 05 10 HDC8 H”標識舉例,稱其中“08 05 10”的生産日期是“給消費者看的”,而“HDC8 H”不為人知的含義才是真正的生産日期,按照文中解釋,第一個和第二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年份和月份,A為01、B為02、C為03、D為04,以此類推,第三個英文字母和數(shù)字則代表日期,1-9日為AA1、A2到A9,10-19日為BB0、B1到B9,20-29日為CC0、C1到C9。若按此方法計算,這組英文和數(shù)字暗碼代表2008年4月28日,與標識日期相差12天。而廠家之所以採用這種做法,是因技術條件不達標,牛奶保存時間較短,再加上儲存和運輸及商場調配的時間,如果如實寫明生産日期,可能剛擺上貨架就要過期了。
看到消息的一些市民將信將疑,“以前聽説過有早産奶的説法,難道真是廠家有貓膩?”市民張女士有所擔心,但多數(shù)人覺得此説法不靠譜。北京晨報記者隨機購買三袋伊利、蒙牛和三元牛奶,印于包裝袋生産日期後的英文和字母組合分別為5位、8位和1位,向三家乳業(yè)公司服務熱線諮詢後,工作人員均表示這些數(shù)位代表生産流程當中不同的機器號、廠家號、班組號以及灌裝號,目的是一旦發(fā)生問題可以追查産品出自哪條生産線,與生産日期完全無關,“根本沒有這個所謂的鑒別方法,哪天生産的就會印哪天的生産日期,消費者不必聽信訛傳”。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