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來言者無心的一句八卦,引發(fā)了一場以茶葉蛋為主角的段子狂歡。“根本消費不起,要攢夠錢才能昂首闊步去買來吃”;“據説集齊七枚茶葉蛋可以召喚神龍!”所謂“吃不起茶葉蛋”的窘況白描,還有在街頭免費“發(fā)蛋”的行為藝術,表達的都是同一個意思:多麼尋常的茶葉蛋,怎麼可能吃不起!
可是,看看那些曾經出入尋常百姓家、如今卻只能精心收藏、輕拿輕放的紫砂壺、紅木椅子,看看身邊大媽們對“姜你軍”、“蒜你狠”的膜拜,那些吃得起、用得起的“消費自信”也許會打個折扣吧。
這兩年“瘋狂的木頭、瘋狂的石頭”炒作呈現新的趨勢,品種、幅度都有所擴圍。翡翠成了“玉中極品”,硬度相差無幾的黃龍玉自然有了想像空間;在黃花梨飛漲百倍之後,僅上漲了20倍的紅酸枝簡直就是“價值洼地”。
有句勵志的話是這樣説的:如果你曾經錯過了黃花梨、錯過了紫檀,今天不能再錯過紅酸枝!按照這個補漲的邏輯推導,如果你錯過了紅酸枝,千萬不能再錯過硬雜木;如果你錯過了北京的房子,千萬不能再錯過保定的物業(yè)。
本來並不稀缺的東西,炒的人多了,也就變得稀缺。因為,再多的供給,和人的慾望相比,也不會充裕。越來越多的消費品、日用品躋身奢侈品、投資品乃至投機品的行列,也難以承載資本游離于實體經濟之外的牟利衝動。
過量資金追逐有限投資標的,不僅僅是造成了實體經濟失血。傷害最深的,是沒有“貨幣選票”卻又有剛性需求的普通民眾。
“由於房價飆升,本地人已經大量遷出,同時阻止了新移民的進入?!彪m然對提振當地不太景氣的房地産業(yè)功不可沒,但炒房團在海外各地也開始遭到越來越多的非議,遇到越來越大的阻力。
或放棄消費權,或加入炒作,沒有第三種選擇。總有那麼一些把茶葉蛋當食品的,起初當然不樂意看到茶葉蛋漲價,但眼見著它不停步地漲,終於開始覺得它會繼續(xù)漲,終於加入了“炒蛋”大軍,盼著茶葉蛋永遠上漲,完成了一個消費者向一個投資者的角色轉換。
從必需品到奢侈品,從投資標的到投機標的,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多,裹挾的資金越來越強大,直至操盤、控盤,直至崩盤。這是很多惡性炒作所因循的路線。當年的鬱金香就是這麼青史留名的。
央行公佈的今年一季度金融數據顯示,我國廣義貨幣M2雖然增速創(chuàng)下新低,但餘額已達116萬億元。有關負責人説,從金融市場整體看,流動性仍較為充裕。
處於“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房地産在這幾年間相當大程度上充當了吸收、消納大量流動性的蓄水池。也許不情願,但不能不做這樣的設想:一旦房地産開始“撤火”,又缺乏將流動性導入實體經濟的有效渠道,資本的左衝右突是否又要上演?
如果有一天,人們搶購鬱金香球莖不是為了種植和觀賞,而是期望其價格無限上漲;人們囤積雞蛋不是為了獲取身體所需的蛋白質,而是為了轉讓給下家獲利,茶葉蛋,且吃且珍惜。
[責任編輯: 楊麗]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