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6被曝實際成本僅千元
羊城晚報訊 記者林曦、實習生趙松林報道:一邊是蘋果公佈第四財季營收為421.23億美元,一邊是有消息爆出在中國內地被炒到幾萬元價格的iPhone 6實際成本僅1227元,其間的巨大落差令人咋舌。雖然昨天,蘋果CEO庫克空降鄭州富士康並充當了一回“裝箱工”,但業(yè)界傳出的富士康生産一部只賺25元的消息還是令人唏噓不已。而有消息指出,這段時間不少黃牛黨都在“跳樓”甩賣iPhone6,想儘快出貨,避免砸在手裏,虧錢更多。
iPhone 6利潤率高達70%?
市場研究公司IHS拆機分析顯示,蘋果公司最新一代手機産品iPhone 6的部件和勞工成本在200美元到247美元之間,其中顯示屏為51美元,佔總成本的四分之一。16 GB版本的iPhone 6 Plus的部件和勞工成本則為216美元。相比之下,iPhone 6的裸機售價最低為649美元,iPhone 6 Plus最低749美元。算下來,兩款新産品的利潤率在70%左右,和上一代産品iPhone 5s相近。據(jù)當時的拆機分析顯示,iPhone 5s的利潤率約為69%。
蘋果也因此著實大賺一筆,蘋果日前公佈的2014財年第四財季財報顯示,其凈利潤為84.67億美元,同比增長13%。iPhone銷量達到3927.2萬部,比去年同期增長16%;其中大中華區(qū)銷量增幅達32%。財報顯示,來自iPhone的營收達到236.7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95.1億美元增長了21%。
有網(wǎng)友直指,成本這麼低賣得那麼貴,蘋果根本就是在搶錢。不過也有評論指出,這一數(shù)據(jù)僅僅是指硬體成本,很多隱形成本並未體現(xiàn)出來。艾媒諮詢集團CEO張毅介紹,iPhone的價格中有五分之一是流通渠道與品牌行銷成本,硬體背後的軟體支撐即iOS系統(tǒng)與iTunes Store也耗費了相當多的人力物力,直接用價格減去硬體成本並不準確?!疤O果也要給銷售商、運營商足夠的利潤,不然誰幫它賣?”張毅認為,流通渠道環(huán)節(jié)要佔到價格中的15-20%。
知情人士稱,到今年年底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訂單有8000萬臺,而明年的訂單則是2億臺。據(jù)報道,富士康位於中國鄭州的最大生産基地仍在招聘更多工人來組裝最新的兩款iPhone,連蘋果CEO庫克昨日也從美國飛來鄭州,視察富士康工廠。
代工廠商利潤僅5%
成本這麼低,讓蘋果的代工小弟富士康賺的也捉襟見肘。“富士康代工一部手機確實只能獲利4美元左右,也就是人民幣25元差不多?!盜HS iSuppli中國區(qū)研究總監(jiān)王陽告訴記者,這部分利潤屬於加工費,因訂單數(shù)量較大蘋果公司掌握了議價能力,加工費也就便宜很多。對此,富士康方面並未回應。他表示,這一數(shù)據(jù)是根據(jù)組裝程式、當?shù)毓べY等計算出來的,不過富士康除加工外還為蘋果提供一些原材料,利潤應不止於此。
由於利潤率過低,富士康近幾年來也試圖擺脫蘋果的束縛實現(xiàn)轉型。然而這些舉動收效甚微,儘管董事長郭臺銘多次強調轉型才能發(fā)展,但迫於股東壓力,富士康不得不重新走上代工的老路。
“代工廠商的利潤其實都不高,因為沒有核心技術,所以也缺失話語權?!眎Suppli高級分析師顧文軍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一般來説代工廠商能拿到的利潤在5%左右,但是近年來受到人工成本、原材料漲價以及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代工的利潤會降低。“蘋果出貨量大,並且地位很強勢,所以也攤薄了利潤”。
相關報道
一個月虧掉一輛車 黃牛黨走衰了!
其實,近期因為iPhone6受到最大傷害的估計就是黃牛。此前,大批黃牛在中國香港、紐約、日本和新加坡等地收貨倒賣。但是iPhone6國行的突然到來對黃牛黨打擊不小。在9月初iPhone6在美國首發(fā)之時,在北京中關村爆出2.8萬元的高價,當時有網(wǎng)友表示,“兩個腎都不夠用”。
不過,昨天記者從廣州崗頂?shù)碾娮邮袌隽私獾?,水貨iPhone6價格遭遇腰斬?!?月初16G的15000元賣得很搶手,9月底就下降至6000元。行貨消息一來,價格是天天跳水?!蹦壳疤詫毶弦延猩碳掖虺龈郯?800元的“跳樓價”招攬顧客,相比最高價位便宜了一半以上。張毅表示,此次黃?!笆帧弊畲蟮脑蜻€是國行iPhone的迅速推出。
有商家坦言,原本想黃金周大賺一筆,但結果都在瘋狂割肉甩賣,否則只能砸在手裏。一位不願具名的水貨商家透露,原來預計行貨到年底才發(fā)售,沒想到這麼快,目前手裏存貨不少,“一臺現(xiàn)在要虧至少800元,十幾分鐘價格就會變化,現(xiàn)在已經(jīng)虧本快20萬元了,一輛好車的錢就這麼沒了?!?(林曦 趙松林)
[責任編輯: 宿靜]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wǎng)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