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網(wǎng)2月4日訊 一路回望行來的足跡,時間拉著我們辭別舊歲,站到了新年的門檻上,迎來了新的一年—─2016。
2016年,農(nóng)曆丙申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十二生肖中的猴年。猴為靈長類動物,與人的聯(lián)繫最為密切,被人喻為聰明憐俐、機智勇敢、有趣滑稽之獸,是智慧靈氣的象徵,尤為兒童喜愛。
猴年説到“猴”,打一下“回車”,大概最先跳出我們大腦記憶體的形象就是那“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這只神通廣大的靈猴早已飛身脫俗笑看人間,而地球上無數(shù)只“純天然”猴子仍在大自然人們的視線中生息繁衍。在十二年輪換到來的猴年,説説“猴”。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猴祖”的説法,古籍如《詩經(jīng)》、《禮記》、《山海經(jīng)》、《世説》等均有記載,筆記、野史、小説等記載尤多,但記載名稱各異,遂有猴、猿、狙、獼猴、沐猴、王孫等均指猴;《詩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