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拉開序幕兩岸學子齊拜文昌
2017-03-01 09:37:00
來源:綿陽日報
字號
拜“文昌”,做“學霸”
本報訊(記者 趙斌 文/圖)“眾學子上香,行祭拜禮!”昨(27)日,在梓潼七曲山大廟,伴隨著洞經(jīng)古樂悠揚的樂聲,海峽兩岸40名學子排著整齊的隊伍,向文昌帝君參行跪拜禮。七曲山大廟正殿內(nèi)香火熊熊,學子們一跪一拜都透著虔誠,整個祭拜儀式顯得神聖而莊重。
據(jù)早期資料考證農(nóng)曆二月初二是文昌帝君的誕辰,也是每年春季廟會開始的日子。據(jù)史料記載,文昌帝君是主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是讀書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祇。學子拜文昌,其實古已有之。它有固定的禮俗和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周朝,歷代都相沿制定禮法,列入祀典。同時也廣受民間的奉祀,以前凡是讀書人必定奉祀文昌帝君。每逢文昌帝君誕辰,童生、秀才、稟生、貢生、舉人以及私塾老師都要準備全牛及供品,至文昌廟行“三獻禮”祭祀之,只不過以七曲山大廟的祭拜儀式最為隆重而已。
到了明朝景泰年間,景宗皇帝在北京新建一座廟宇,每年二月初三,遣人舉行盛大的祭典。清朝年間,更加崇奉文昌,嘉慶六年,仁宗皇帝也勒命禮部,把文昌帝君編入祀典。
“海峽兩岸學子齊聚帝鄉(xiāng)拜文昌,一方面體現(xiàn)的是兩岸民眾共同的文化信仰,另一方面則表現(xiàn)了華夏兒女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同時,也體現(xiàn)了當代青年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師道的尊崇,進一步豐富了文昌信仰的內(nèi)涵?!辫麂咔斤L景區(qū)有關負責人介紹説。
海峽兩岸詩壇大咖帝鄉(xiāng)論道
本報訊(記者 鄭金容)昨(27)日,由中國詩歌學會、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四川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綿陽市政府主辦的“人文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