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詩人余光中 來源:臺灣《聯(lián)合報》
臺灣網5月25日消息 據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臺灣詩人余光中昨天赴臺灣政治大學演講,漫談藝術創(chuàng)作的美感經驗,也憂心臺灣中文語法過於“西化”的問題。
余光中説,現今臺灣中文西化的問題很多,社會對於中文語法已是“安於西化而不自覺”。他曾經看過臺灣學生在文章中寫“他是他父親唯一的兒子”這類由英文語法轉換的“翻譯中文”,但正確説法其實寫“他是獨子”就可以了。
余光中指出,像英文單詞“vegetarian”很多人翻譯成“素食主義者”,但其實不需要用“主義”這麼宏大,而只要説“吃素”即可。余光中説,“白以為常,文以應變”,他雖然也寫白話文,但絕不是未加剪裁的“大白話”,他認為流利、簡潔的中文才是為文的上策。
談起詩,余光中説,詩是一種“綜合藝術”,可以與音樂、繪畫連結,詩如繪畫有畫面、有現場,也如音樂有節(jié)奏、聲調與段落,“要把詩寫好,就要能運用意象,並要能調整節(jié)奏”。他認為,掌握詩的節(jié)奏後,就能再出現旋律,進而成就一首詩,“這要花很多年努力”。(臺灣網 陳佳慧)
[責任編輯:薛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