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便利店密度為全球之最,全臺有1萬多家便利店,平均每2000人就有一家。不過,深深融入臺灣居民生活的便利店近來卻遭遇“中年危機”——40歲以上的消費者光顧次數(shù)越來越少,業(yè)界擔憂未來便利店發(fā)展恐“後繼無力”。
便利店的興盛
臺灣便利店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有頭腦的商家從美國引進小型超市的經營模式,取代傳統(tǒng)的雜貨店。開放的貨架、明亮的店面、全年無休、食品和日用品一應俱全……但由於價格稍貴,最初這樣的小店吸引力並不大,家庭主婦還是寧願東奔西走到各家固定的店舖採買食品和日用品。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適應期後,省時省力的便利店戰(zhàn)勝傳統(tǒng)雜貨店小小的價格優(yōu)勢,受到附近居民特別是生活節(jié)奏快的上班族的喜愛,更有些年輕人三餐日用都依賴便利店。
目前臺灣排名前四的便利店為7—Eleven、全家、萊爾富、OK,其中7—Eleven規(guī)模最大,已經把分店開到臺灣離島和大陸。便利店的最大特色是“便利”:時間便利,24小時任何時間都可以去買東西;地點便利,學校、醫(yī)院、地鐵、寫字樓,就連阿里山上都有店;商品便利,便當(盒飯)、咖啡、鮮切水果、電池、手機卡、油鹽醬醋一應俱全;服務便利,複印、郵寄、繳費、買火車票、網購收貨,都可以在便利店完成,幾乎涵蓋了一個人及一個家庭的全部需求。
大賣場的逆襲
但近來臺灣便利店似乎遭遇“中年危機”,當年和便利店一起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現(xiàn)在卻越來越不愛光顧了。根據全家便利店的調查顯示,與5年前相比,顧客光顧次數(shù)普遍下滑,其中,20歲至34歲的消費者每週走進便利店次數(shù)為5次,35歲至50歲之間的消費者3-4次,而50歲以上的消費者每週進便利店只有3次。年輕人反而成了消費主力。這對便利店來説不是好消息,因為臺灣荷包最鼓的消費人群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及家裏的婆婆媽媽,他們的消費需求也最旺盛。
這群人現(xiàn)在都愛去哪呢?據臺媒調查顯示,40多歲的人購物比較喜歡去大賣場,那裏價格比便利店便宜,而且商品種類更多。而去便利店,只是買些礦泉水、電池等急需用品,消費一般僅為幾十元新臺幣。
便利店的“中年危機”,源於近年來它的週遭開設了越來越多大賣場、中小型超市、量販店。這些地方除了價格優(yōu)勢,許多業(yè)者也打出長時間營業(yè)、集點卡優(yōu)惠,和便利店搶客源。
不僅如此,臺灣現(xiàn)在面臨“少子化”危機,青少年消費群慢慢減少,全家便利店董事長葉榮廷憂心,便利店未來不僅要遇上“中年危機”,而且可能“後繼無力”。
銷售策略的較量
感受到危機,臺灣的便利店開始尋求解決方案,想辦法讓40歲以上的消費者願意到府光顧。有的業(yè)者想出與藥局結合,有的業(yè)者調整商品結構,增加生鮮蔬果、保健食品,通過改變便利店內的商品結構來增加中年人的消費意願。還有的便利店將門市分為“商圈化、分眾化”經營,針對不同年齡層、性別、工作屬性都有對應商品,甚至針對老年人口較多商圈特設老人專櫃。至於能不能增加客源,仍待觀察。
不過,根據臺灣超市龍頭全聯(lián)福利中心分析,便利店與大賣場消費人群的結構本來就大不同,便利店是以“個人消費”為主,30歲左右的年輕客人居多數(shù);超市則以滿足家庭消費需求為主,主顧多是40歲至55歲的菜籃族、家庭的婆婆媽媽,佔30%以上,30歲以下人群僅佔9%。因此,便利店也不必太憂心,堅守自己的特色,生意還是有得做的。(雷 蕾)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