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任“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最近密集會晤臺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財政部長”李述德等“財金部會首長”,並就引導超額儲蓄及龐大遊資投入公共建設交換意見。劉憶如還倡議引進島外“政府民間協(xié)力(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模式,以將過剩資金導入愛臺12項建設。臺灣《經濟日報》7日發(fā)表社論認為:在馬當局財政日益困難下,劉憶如積極推動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方向固然正確,但其效果仍待觀察。
社論摘錄如下:
近年島內投資不足及超額儲蓄飆高,一直是臺灣當局頭疼的問題。依“行政院”主計處最新統(tǒng)計,去年島內儲蓄毛額達3.64兆元(新臺幣,下同),但島內投資毛額僅2.18兆元,因而出現1.46兆元的超額儲蓄,佔“國民生産毛額(GNP)”比率達11.28%;今年民間投資從谷底回升,但島內民眾儲蓄也增加,更一舉突破4兆元大關,因而預估超額儲蓄僅略降為1.28兆元,佔GNP比重仍達9.42%的高水準。超額儲蓄居高不下,導致島內遊資氾濫,依臺灣“中央銀行”統(tǒng)計,島內累計有高達8.6兆元的閒置資金沒有出路。是以,在過去一段時間,“財經首長”不時強調臺灣超額儲蓄很多,民間並不缺錢,缺少的是投資機會,因而臺灣當局必須為民間創(chuàng)造投資機會,引導閒置資金投入到島內建設。
從總體經濟學原理分析,超額儲蓄代表島內民眾儲蓄超過投資的部分,在封閉經濟體系內,超額儲蓄若不能轉化為有生産力的投資,就會出現島內需求不足,生産過剩乃至民眾所得下降等問題。但是,在開放經濟體系,內需不足及生産過剩問題可借由出口的擴大,以“出超”形式轉化“超額儲蓄”。所以,在島內民眾所得恒等式裏,超額儲蓄其實就等於出超;超額儲蓄愈高,出超也愈大。在民進黨執(zhí)政8年間,島內超額儲蓄直線上升,出超亦持續(xù)擴大,並成為島內經濟成長的最大貢獻來源。從這個角度看超額儲蓄過高的問題,當然會有截然不同的診斷與處方。
追根究底,出超的持續(xù)擴大,主因是島內需求不足,“中央銀行”為維持經濟成長,選擇採取抑低新臺幣匯率政策,藉以擴大出口,勉強維繫經濟成長的動能。而為壓低新臺幣匯率,“央行”長期在外匯市場買進美元,釋出新臺幣,因而造成島內遊資氾濫及利率長期偏低。這些資金很大一部分並非真正的過剩資金,而是“央行”雙率政策造成的結果。是以,現在臺灣當局若要減少超額儲蓄,首要之務當然是擴大內需,包括促進消費、增加投資及擴大公共建設等;但“央行”的匯率及利率政策若不能同步進行檢討調整,還是解決不了龐大的超額儲蓄問題。
要鼓勵民間將超額儲蓄及過剩資金轉化為投資,如果投資標的仍是以出口為主的産業(yè),則因出口産能的擴大,對長期出超問題的根本解決,並無太大幫助。要對癥下藥,就須引導資金投資以內需為主的産業(yè)或公共建設,近來臺灣當局積極推動服務業(yè)發(fā)展,若能有效落實,不僅有助於解決超額儲蓄問題,也可提升島內民眾生活品質,減少因過於依賴出口導致長期資源運用扭曲的現象。
在臺灣當局財政日益困難下,劉憶如積極推動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方向固然正確,但其效果仍待觀察。一般而言,公共建設的特色就是投資規(guī)模龐大,但報酬率相對偏低且回收期長,因而民間投資意願不高。過去臺灣當局鼓勵民間採取“BOT(民間興建、營運後移轉‘政府’)”模式,再配合中長期資金挹注,完成了臺灣高速鐵路、臺北101大樓等舉世聞名的案例。但是,“高鐵BOT案”過程爭議不斷,明顯反映出民間投入公共建設的嚴苛限制。劉提出“PPP”模式,從島外經驗顯示,需要臺灣當局與民間的高度互信、嚴謹的制度規(guī)範及有利的政治環(huán)境,而這等條件在島內目前皆未完備,如何突破此一瓶頸,將是“PPP”模式能否在臺灣成功複製的關鍵所在。
[責任編輯:栗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