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專論" />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劉國奮在研討會上發(fā)言。(臺灣網(wǎng) 李傑 攝)
臺灣網(wǎng)11月8日騰衝消息 全國臺灣研究會7日在騰衝舉辦“1995-2015: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劉國奮在會上提出,兩岸文化認同事關國家認同,要推進兩岸和平統(tǒng)一,兩岸必須進一步深化文化交流與合作,積極促進兩岸的文化融合。為此,兩岸有必要儘早簽署文化協(xié)議、建立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機制。
劉國奮指出,兩岸文化同源,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然而,由於李登輝主政後期,啟動了“文化臺獨”活動,對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擴大和兩岸文化的融合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在文化教育方面,李登輝當局採用最為毒辣的一招是,1997年對臺灣中學生強制實施“認識臺灣”課程,採用所謂“同心圓理論”的“分離史觀”,對臺灣青少年進行“去中國化”的洗腦式教育。
與此同時,李登輝和陳水扁當局不僅阻撓兩岸文化交流,而且還竭力鼓吹臺灣文化的“獨特性”和“優(yōu)越性”,強調(diào)兩岸文化的“差異性”。尤其是“臺獨”人士竭力誇大兩岸文化的“差異性”,並從政治文化角度來抵制兩岸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對此劉國奮指出,由於兩岸長期分離,兩岸文化發(fā)展是有其各自的發(fā)展路徑與特點,兩岸文化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平心而論,其差異並不大,而且這種差異還可以在兩岸文化交流合作中成為相互取長補短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