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為:千萬別搞政治還是千萬別讓政治搞?
針對近日島內(nèi)掀起的“卸任立委今何在”的討論熱潮,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發(fā)表署名張景為的文章指出,如果選舉真是一條不歸路,為何有這麼多人要前仆後繼,急著投入既花錢又費精力的選舉呢?文章摘錄如下:
“你覺得我選立委如何?”在一場朋友的飯局中,有位初識的中南部資深名醫(yī)與我相談甚歡,因為即將辦退休,他突然問我如果他想選“立委”的看法。由於我跟他並不熟,而且他是在地方派系色彩濃厚的縣市,就在我支支吾吾之際,席間有人冒出一句:“那你以後要準備去拾荒了唷…”全場一陣哈哈大笑聲中,當作閒扯帶過。
曾經(jīng)連任過三屆“立委”的王雪峰最近爆出的處境確實迴響驚人,許多人感慨她的際遇,不但掀起一陣“卸任立委今何在”的討論熱潮,不少人還附和地説政治真是一條不歸路,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她的父親、曾連任多屆臺北市議員的王昆和説的:“千萬別搞政治!”
學運世代出身的王雪峰當時也正是臺灣政經(jīng)高速改革發(fā)展、民進黨猛銳崛起、攻城略地邁向執(zhí)政之路的年代,她以年輕專業(yè)的形象選上“立委”,似乎也是勢所必然的結(jié)果。當時的王雪峰其實並非亮麗,而是清新可人,問政犀利卻不兇悍,風格也十分樸實親切。她在民進黨執(zhí)政以後,權(quán)力分配與派系生態(tài)漸趨複雜之際,退出選壇,乃至後來隱退默息,自有其家族因素與個性使然,思之雖可惜可嘆,但不能單以政治害人論斷。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多年來選舉出身的政治人物起落浮沉,不知凡幾,但人們總記得或是媒體總愛報道那些曾經(jīng)風光一時卻落寞以終的人物。蔡辰洲、劉松藩、遊淮銀、吳德美、伍澤元、遊月霞、廖福本、曾振農(nóng)…信手捻來就是一大串,有人因案入獄、有人客死異鄉(xiāng)、有人流亡海外、有人負債潦倒,這還不包括許多不知所終的小牌“立委”呢!但有人星夜辭官,有人快意從政,如果選舉真是一條不歸路,為何有這麼多人要前仆後繼,急著投入既花錢又費精力的選舉呢?想來其中不外名與利,或者為理想、或者為利益,乃至一些難以與外人道的動力。記得以前有位卸任“立委”跟我説,在任時有許多特權(quán)與尊榮,一旦落選後才真正感受到那種失落感;就像王昆和説的“人在人情在,卸任後,誰會理”?也難怪許多民代有“選舉病”,非要一選再選,否則自己心態(tài)難以調(diào)適,別人也不會放過你。
問題是,政治究竟是什麼?什麼叫“搞政治”?在政治不再保證是一小撮人私自分配、輪流做官,有人不屑從政,有人認為從政不劃算,有人仍呆呆向前衝的民主時代裏,政客和人民是否該重新想一想,當初從政的初衷是什麼?問一問:是千萬別搞政治?還是千萬別讓政治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