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在杭州的《富春山居圖》殘卷“剩山圖”。 資料圖片
收藏在臺北的《富春山居圖》殘卷“無用師卷”。 資料圖片
臺灣網(wǎng)3月17日北京消息 國臺辦新聞發(fā)言人楊毅今天表示,據(jù)我了解,杭州博物館已經(jīng)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就《富春山居圖》兩幅畫合展的事情進行商量,這是一件有利於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好事,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把它完成。
國臺辦今天舉行新聞發(fā)佈會,有記者提問:在溫總理的兩會記者會上,總理説希望《富春山居圖》兩幅畫能夠合璧,兩岸收藏的兩個博物院都提出了各自的態(tài)度,請問臺辦在這方面有沒有做牽線的工作?
楊毅表示,據(jù)我了解,杭州博物館已經(jīng)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就《富春山居圖》兩幅畫合展的事情進行商量,這是一件有利於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有利於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好事,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把它完成。
“兩會”記者會溫總理提《富春山居圖》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中外記者,回答臺灣記者提問時表示,我講一個故事你可以告訴臺灣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79歲完成,完成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zhuǎn)流失,但現(xiàn)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一半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
《富春山居圖》600多年來輾轉(zhuǎn)流失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著名畫家黃公望的作品,是在他晚年時為無用師和尚所繪,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原作為六張紙連成的畫卷,高一尺余,長約二丈。此畫後來幾經(jīng)輾轉(zhuǎn),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他極為喜愛,臨死前竟然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後被他的侄子從火中救出,但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前段較小,稱“剩山圖”;後段畫幅較長,稱“無用師卷”。隨著時代變遷,兩幅畫身首異處,“無用師卷”被清廷收藏,而“剩山圖”流落民間。
20世紀30年代,戰(zhàn)爭在即,故宮重要文物被迫南遷,先運抵上海,後運至南京,再運往臺北,“無用師卷”最終存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而“剩山圖”,至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近代畫家吳湖帆所得。當時在浙江博物館供職的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得此消息,數(shù)次與吳湖帆商洽,吳湖帆終於同意割愛。1956年,“剩山圖”來到浙江博物館,成為“鎮(zhèn)館之寶”,而今年又正好是《富春山居圖》問世660週年。
總理評畫引寶島熱議
臺灣《聯(lián)合報》記者汪莉絹説,溫家寶總理談到黃公望的那幅畫時,他那份深沉的情感溢於言表,她和在臺北看直播的同事們都為此深深動容。
“5000年的文化積澱,是兩岸中國人共同的寶貴財産。”臺灣“中華兩岸人道關懷協(xié)會”理事長朱甌談到對溫家寶總理這一段話的理解時説,“中國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包容性,中國人講究‘將心比心’,這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兩岸從包容和與人為善出發(fā),在文化認同上真誠地互動,很多問題都可以化解?!?
“溫總理的這一番話充滿了對臺灣同胞的深厚感情,讓我們臺籍全國人大代表都非常感動?!比珖舜蟠?、全國臺聯(lián)副會長陳耀中對記者説,“兩岸同胞都是中華民族的兒女,血緣、文化一脈相承,本來就是一家人。在情感上,在文化上,在經(jīng)濟上,兩岸都無法被分割,彼此日益相互融合。” (臺灣網(wǎng) 劉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