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戰(zhàn)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27日在臺灣《旺報》撰文,文中稱,民進黨中常委謝長廷被“臺灣國際調(diào)酒協(xié)會”邀請赴北京觀賽,對可能擔任民進黨即將成立的“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的老謝來説,是一項難以抉擇的行程。也難怪雖然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已表態(tài),只要依照民進黨的規(guī)範前往,他就不反對謝長廷到大陸訪問,但是謝長廷就是遲遲無法做出明確的態(tài)度,讓看戲的人比演戲者還著急。
全文摘編如下;
謝長廷難以抉擇的主因有3項:
一是,謝長廷不只擔任過民進黨主席,也在扁時代擔任過“行政院長”,他如果去大陸訪問,只是參觀調(diào)酒比賽,未免把自己過去的桂冠給做小了,這絕不是謝長廷所願意的訪陸行程。
二是,如果謝長廷不想只以單純的參觀調(diào)酒比賽,而有意學習200 5年連戰(zhàn)訪問大陸時,受到大陸高規(guī)格的接待,這就難以避免有政治性的意義,假如是這樣,謝長廷是否能夠躲過黨內(nèi)深綠民眾的檢驗,這恐怕是他難以評估的後果。
三是,謝長廷如果真的擔任“中國事務委員會”的主委,那麼他到大陸訪問時所有的談話,難免會讓人聯(lián)想到是否就是代表民進黨的大陸政策。特別是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各方的壓力下,是否能夠接受謝長廷在大陸的談話,如果不能,那麼蘇貞昌可能不聘他擔任主委,這對謝長廷一直想在兩岸政策上有所著力,可能會得不償失。
從這3點來看,謝長廷選擇行程主要的難題,可以説是“做大難,做小更難”。如果想“做大”,他到大陸的言行,必然要接受深綠黨員的檢驗,這對謝係成員未來在民進黨內(nèi)的發(fā)展,會受到強烈的質(zhì)疑;如果他選擇“做小”,這跟他過去在民進黨內(nèi)的資歷來比照,未免太不相稱,這對他的歷史定位將成為一項敗筆。
所以,雖然有人認為參觀調(diào)酒比賽,是政治性最低的一項行程,不管是從政治意涵思考,政治性很低,也沒有稱呼上、“主權(quán)被矮化”等問題,但這也許就是謝長廷最不想要的行程。
每一個政治人物跨出每一步,都希望能為自己在歷史上留下被記憶的一筆,所以對謝長廷來説,過度政治性低的行程,反而可能是他最不想要的,他希望跨出一大步,能為“民共之間”的對話找到突破口,這對他來説,到北京訪問才有意義。最起碼也要做到讓後人能夠跟隨他 所創(chuàng)立的訪問模式,他到北京訪問才有實質(zhì)的意義。
就以日前蔡英文受訪時所説的,在條件成熟情況下,她不排除到大陸訪問的可能性。對於到大陸訪問的要件她還説,首先要確認的是,如果要去中國大陸,目標是什麼?去中國大陸不是旅行地點的選擇問題,應該設想的是與中國大陸各界人士相互往來的目標是什麼?對彼此是不是最有利?在這種情形下所作成的決定、所採取的行動,對兩岸關係才會是好的發(fā)展。
蔡英文的這一番話,其實就是代表民進黨高層到大陸訪問的心態(tài)。也就是到大陸去,在設定各種目標下,何者才是對民進黨有利,也對兩岸關係發(fā)展最有利。
相信謝長廷也同樣會有多重目標的思考,也就是在與大陸各界人士的交流過程中,何者才是對他個人、對民進黨以及對兩岸關係的發(fā)展最有利,這也是民進黨高層人士想要前往大陸訪問最為矛盾的心態(tài)。
這也是民進黨高層常常説有意願到大陸訪問,卻沒有看到有人成行的問題。畢竟,一個政治人物的養(yǎng)成並不容易,如果他們到大陸訪問沒有獲得一定的政治目標,那麼這種行程不去也罷。
對謝長廷來説,他一直無法回答是否要去參觀調(diào)酒比賽,主要問題應該還是出在這裡,越少政治性行程,反而是最不吸引他跨海訪問的行程,如果未能替民進黨在大陸取得一定的政治性地位,對他的吸引力反而最低。從這裡來判斷,謝長廷到北京參觀調(diào)酒比賽的行程,最後應該會不了了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