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臺灣大學的陳怡瑾(左三)在“臺大—北大校園精英計劃”開業(yè)儀式上發(fā)言。
2008年以來,兩岸關(guān)係回暖,兩岸的交流往來自由通暢。去年,臺灣民眾來大陸近500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的也超過百萬人次。在往來兩岸的民眾中,總有一些人是特別的,他們或是第一次來大陸,或是第一次到臺灣。
臺灣大學的陳怡瑾,就是第一次來大陸。他們一行15人,5月15日到27日在北京大學參加為期兩周的“臺大—北大校園精英計劃”。陳怡瑾,溫婉清秀,代表臺大同學談感受?!半m然班上就有大陸學生,可是沒來過大陸,對大陸的感覺還是那麼模糊和遙遠。我特別期待可以來大陸自己感知。”
初到北大,第一件事情是找“學伴”。北大的“學伴”要幫助臺大的同學辦飯卡、選課,還要做導(dǎo)遊,帶他們串衚同、吃小吃。説起“學伴”,一下子把臺大帶隊老師胡全威的記憶拉回到十幾年前。1995年的時候,他第一次到大陸,參加中國人民大學的青年學生交流活動。那時候的“學伴”,現(xiàn)在是十幾年的好朋友?!拔覀円恢庇新?lián)繫,互相啟發(fā)。那一段的經(jīng)歷,改變了我對大陸的看法?!?
“臺大—北大校園精英計劃”今年已經(jīng)是第十二期了,北大臺灣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李義虎教授從始至終參與了整個計劃。他説,讓兩岸青年邁出交流交往的第一步,是這個計劃的初衷。
第一次,彌足珍貴。事實上,參加精英計劃的臺大學生幾乎都是第一次到大陸,他們對大陸的了解和認識,或是來自教科書,或是來自島內(nèi)媒體的報道。他們中不少人的中學階段正值民進黨執(zhí)政時期,“文化臺獨”、“去中國化”的影響多少存在。如果有機會,可以讓他們自己來看看真實的大陸,相信可以化解不少因隔閡和刻意操弄造成的誤解。
當然,交流中,碰撞難免。來交流的臺大學生可以在北大自由聽課,課堂上自由討論,兩岸學生時有爭論。兩岸同文同種,但是在政治制度和文化層面確有不同之處,看事情的視角自然也會有差異。那麼,應(yīng)該怎麼看待差異或是碰撞呢?
一位臺灣學者曾經(jīng)説過,兩岸間正是因為有差異,才有了可以互相欣賞的空間。無論如何,對兩岸來講,可以展現(xiàn)差異、産生碰撞的現(xiàn)狀,來之不易。況且,碰撞最終註定只是一個過程,是通向共識達成的必經(jīng)之路。
記得在開放大陸游客赴臺遊之前,曾有臺灣媒體這樣説:往來兩岸的人,是來過的常來,沒來過的還是沒來。所以,第一次,彌足珍貴。對於每個個體來講如此,對兩岸來講更是如此。有了更多的第一次,兩岸交流交往的大格局才會真正形成,兩岸交流交往的深度廣度才能真正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