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媒體報道,貓熊寶寶“圓仔”備受呵護,但臺北市立動物園卻快要“畜滿為患”,包括黑猩猩、長臂猿、長鬃山羊、斑馬等都須控制生育,動物園因此求助“財政部”“公有財産署”,希望另覓10公頃土地辟第二園區(qū),好讓“圓仔”的鄰居們搬新家。
1986年,臺北市立動物園由圓山遷出,落腳木柵現(xiàn)址;27年後,木柵動物園從原來上百隻動物,到如今已飼養(yǎng)三千多頭動物,照顧動物的員工僅80人,每人平均照顧逾30頭動物。
不同於大貓熊以稀為貴,部分大型草食類和靈長類動物繁殖過剩,動物園面臨空間壓力。臺北市立動物園園長金仕謙説,園區(qū)共165公頃,但受限山坡地水土保持,真正開放面積約90公頃,早年規(guī)劃不足,加上動物繁殖多,目前已無太多緩衝空間。
金仕謙表示,希望再爭取10至20公頃土地,因為涉及動物搬運,最好是車程90分鐘能到達的地方,最遠可能以新竹、桃園為限。
他坦言,黑猩猩、紅毛猩猩、長臂猿等靈長類動物和斑馬、長鬃山羊、伊蘭羚羊等大型草食獸,在園區(qū)都面臨空間壓力;只能通過生殖管理,延長生育年齡來控制總量,但人為延長可能造成老化等健康隱憂。
動物專家也指出,空間小容易搶地盤,例如黑猩猩存在“單身漢群”,領(lǐng)域內(nèi)若出現(xiàn)母猩猩,公猩猩就會競爭;動物園若有更大空間隔離公母,雄性聞不到雌性味道,打架受傷就可減少。
臺北市立動物園一年食材費預(yù)算約4000萬,金仕謙説,無尾熊的尤加利樹葉、長頸鹿的金合歡植物,長期採購是一大負擔(dān),若有足夠土地種植食材,也可降低部分壓力。
“公有財産署”允諾全力協(xié)尋適合的公有地?!肮b署主秘”陳秀琴説,“公産署”將通過地籍資訊系統(tǒng),搜尋10公頃以上的公有非公用土地,但形狀若過於畸零,可能就不會推薦給動物園;此外還要考慮“鄰避效應(yīng)”,例如太鄰近住宅區(qū)、都會區(qū),居民能否忍受動物氣味。官員表示,“坦白説,難度很高”,目前還在努力中。
[責(zé)任編輯: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