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捐款成為習(xí)慣 這位老北漂只留給自己“六平方米”
留給自己六平方米
攢夠200元也不是一件易事,作為一名在街頭流動的理髮師,劉易理一次發(fā)10元,這意味著他至少要給20個人理髮。有時,他還會遇到故意不給錢或者少給錢的人。如果一天有10人光顧他的生意,已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有時候他只能等來一兩位顧客,甚至一整天不開張。3月,北京刮沙塵暴的那天,他也照常外出,坐公交車去建築工地,一天只有一個顧客。
但劉易還是要把它作為自己的目標(biāo)。每天外出掙來的錢,要扣留基本的生活開支,包括房租、水電費、生活費,餘下的一旦湊夠200元,他就去郵政儲蓄銀行匯到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兒基會”),分文不留。
匯款的收據(jù),被一張挨一張貼在筆電上,筆電裝進一個藍色的文件袋裏,陪著劉易輾轉(zhuǎn)過北京的多個出租屋。如今,文件袋放在緊挨著北京西六環(huán)的王佐鎮(zhèn)東王佐村,一個不足6平方米的屋子裏。
北漂18年後,這個6平方米的屋子裝下了劉易的一切。一張單人床和一張小櫃子放進這裡,就會佔掉差不多一半的空間。床裏邊堆著各種雜物,擠得他晚上睡覺翻身都難。除此之外,這裡再沒什麼陳設(shè)——沒有暖氣,更不用説空調(diào)。電磁爐或煤氣灶也費錢,一個電熱鍋是屋裏唯一的炊具。
屋裏沒什麼值錢的東西,劉易最珍重的就是那個被塞得鼓鼓囊囊的藍色文件袋。他把它放在床上當(dāng)做枕頭,在夜裏一同睡去。文件袋裏貼著匯款收據(jù)的筆電已經(jīng)有4個。貼完這些,他用了17年。
北京市豐臺區(qū)王佐鎮(zhèn)的郵政儲蓄銀行櫃檯員工見他隔三差五就來匯款。一張張5元10元的紙幣湊成200元。多年來,他一直使用“地址匯款”,因為匯款方式陳舊罕有人用,櫃檯員工記住了他。除此之外,關(guān)於他,人們知道的並不多。
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中國兒基會也不清楚那些匯款背後藏著一個怎樣的人,他又是如何將一筆筆匯款湊齊的。直到2020年11月,中國兒基會突然接到劉易的求助電話。
北漂那麼多年,那是劉易第一次生重病,腰疼得直不起來,睡不著覺,“蹲廁所都蹲不下去”。病發(fā)前一天,他剛給中國兒基會匯過款,匯完款身上只有50余元。他沒辦法外出理髮,醫(yī)藥費、生活費和到期的房租也無著落。他不喜歡麻煩別人,那是他第一次感到無計可施。
中國兒基會副秘書長王海靜告訴中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