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海珠區(qū)人民法院12日對“房叔”蔡彬作出有期徒刑11年6個月的一審判決,與此前陜西對“表哥”楊達才的審判不提及手錶的來源一樣,“房叔”多達21套房産的來源和處理問題也未有提及。公眾關心的是,如此鉅額房産是否來源合法?案件宣判後是否意味著所有房産因此“洗白白”而“合法安然無恙”?
2012年10月,時任廣州市城管局綜合執(zhí)法局番禺區(qū)分局政委的蔡彬遭網友舉報坐擁22套房産,經紀委核實其與家人實際擁有房産21套。
令人費解的是,從7月26日的庭審到如今的一審宣判,整個審判過程中僅提及蔡彬2套房産。對此,檢察機關表示,目前掌握的證據顯示,“房叔”受賄與其房産的關係不大。
對此,人們不禁要追問:除去退贓和罰沒財産外,是否意味著“房叔”的房産“合法”了?蔡彬是一名正處級幹部,其妻子曾任番禺區(qū)工商聯(lián)辦公室主任、秘書長,現(xiàn)已退休,按照正常工資標準,都無法購買那麼多套房。
記者曾就此多次問詢負責本案的紀檢、司法機關和當地政府,然而,檢察院、法院以缺乏證據為由不予解釋,紀委則以案件已移交司法機關為由保持沉默。因房産問題而落馬的“房叔”,結果房子成了案件的“敏感詞”。
“表哥”落馬了,但他的問題與表無關;“房叔”判刑了,他的腐敗也與房無關。這樣的反腐結果,總是讓人有些如鯁在喉難以真正舒暢,難怪不少網民發(fā)帖表達了不滿和不解。而要紓解這些不解和不滿,恐怕還需要有關部門正面做出回應,而不是似有難言之隱一樣保持沉默,因為這樣只會增加人們的質疑。(記者 毛一竹、葉前)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