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韋亮 攝
《中國經(jīng)濟週刊》 記者 勞佳迪 | 上海報道
9月25日,看起來再尋常不過的一個週日。上海初秋的陽光穿過剛剛開始褪色的行道樹,靜靜灑落在位於商業(yè)核心區(qū)的一間咖啡館內(nèi)。但如果將鏡頭慢慢拉近,卻會發(fā)現(xiàn)這樣溫柔的午後完全無法撫慰眼下被捲入瘋狂樓市的蕓蕓眾生。
美國矽谷歸來的陳述正在雙眉微蹙地講著自己錯過“張?zhí)拼ā卑鍓K的經(jīng)歷。作為被新富階層徹底改變的知名地段,這片人稱“小矽谷”的科創(chuàng)熱土從均價 2萬元/平方米漲到7萬元/平方米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他懊惱的是,若去年痛下決心入場,現(xiàn)在已是身家千萬,這是朝九晚五永遠無法企及的財富高度。
聽眾楊息文顯得眉飛色舞,通過一連串複雜的資産運作,這個月她已經(jīng)成功擺脫了蝸居於“老破小”的命運,等待她的將是市值800萬元的近郊洋房。 和先生每月加起來的稅後工資還不足2萬元,卻膽敢欠下銀行630萬元,他們透支的不只是余生的積累,還有從父母婚姻裏榨取的最後一點價值——用離婚證換來 的首套房資格。
陳述、楊息文的老同學(xué)李舟則馬不停蹄地前來赴約,週末他租車跑遍了蘇錫杭,列入選房名單的板塊包括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無錫太湖新城和杭州未來科技 城。由於2008年入住的嘉定新城幾乎是上海漲幅最緩的板塊,這次他遍覽群書,自製了一整套購房指標(biāo),儼然像炒房客那樣伺機“一雪前恥”,忘記了自己剛需 人群的身份。
而在隔壁桌上,一位地産顧問正在記事本上奮筆疾書,諸如“樓市的貨幣屬性”“房東決策模型”“逼空式上漲”等等術(shù)語讓坐在對面的涂晶晶喜上眉 梢。半年內(nèi)以2800萬元天價買下北外灘兩套豪宅的“闊太”此時更確信未來房價將“一騎絕塵”,她現(xiàn)在迫切想從銀行借到更多低息貸款,好讓手裏的剩餘現(xiàn)金 儘快轉(zhuǎn)化成不動産。
一開始沒有人注意到,咖啡館的角落裏還有一個愁容滿面的年輕人。4年前投身這座大都市的李旸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