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大山深處“光明行”
新華社武漢2月17日電 題:大山深處“光明行”
新華社記者梁建強、王斯班
天色初明,薄霧輕籠,黨員張小明帶上工具包,又一次出發(fā)了。
這是他在崗的又一個春節(jié)假期。自2000年參加工作以來,20餘年間,作為一名基層“網(wǎng)格員”,他一直負責湖北嘉魚觀音寺村、大牛山村1000多戶人家的供電保障工作。這裡,是嘉魚最偏遠的山區(qū)。
“看似隔嶺相望,一走就要半天?!睆埿∶鞲嬖V記者,由於地處山區(qū)、村民居住分散,“觀音寺村從東到西有10多裏路程?!?/p>
一路騎行,來到觀音寺村的香菇種植基地時,村支書何和生正與村民們一起採摘香菇,準備外運。
“又來了??!”聽見摩托車的響聲,何和生笑著向張小明打招呼。
“是啊,來看看?!睆埿∶鲹]手回應(yīng)。
何和生介紹説,為了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近年來,村裏大力發(fā)展香菇種植?!芭潘⒐喔入x不開電力保障,張師傅經(jīng)常主動來看看線路情況,平時也是隨叫隨到。今年過年,香菇賣得俏得很!”
離開香菇種植基地,張小明來到茶葉種植戶高運林的家中,問起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原來,高運林家發(fā)展起了100畝茶葉種植,近幾年又新購置了電動制茶設(shè)備。“一臺機器相當於幾個工人,機器能穩(wěn)定運作,張師傅幫了大忙?!彼嬖V記者。
騎上摩托車,張小明又來到一直牽掛著的78歲老人龔舉焱家中,把老人家中的線路又仔細檢查了一遍。
前些年,隨著農(nóng)網(wǎng)改造的推進,村民生活用電有了保障,但因為家中貧困缺少經(jīng)濟來源,龔舉焱老人一直還在用煤油燈。了解到這個情況後,張小明自己墊付錢,幫助老人用上了電。
從那時起,他與老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每隔不久,他就會提著水果、點心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幹干家務(wù)。村裏有多位建檔立卡的貧困老人,他也記在心中,老人有時沒有及時繳納電費,他時常幫助墊付。
一路行、一路看,每到一處,村民們都熱情地與張小明打招呼??吹綇埿∶鞔汗?jié)假期還在巡線,有的村民還拿出瓜子、糖果等,張小明笑著推辭。
“一般情況,春節(jié)時村裏返鄉(xiāng)人員多、用電需求量大,越是過節(jié),供電的壓力越大,越不能疏忽大意?!睆埿∶鞲嬖V記者。
20余載寒來暑往,行走在山鄉(xiāng),張小明已經(jīng)記不清走破了多少雙鞋;山間能夠行車的道路,也是十分顛簸,他的摩托車先後壞了3輛。
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他用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付出與堅守,詮釋了作為一名黨員的擔當與盡責。
“看到群眾的家裏都亮堂堂的,生活越過越好,就是最開心的事?!睆埿∶髡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