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清華大學要求2017級新生游泳達到一定標準才能畢業(yè)的消息在體育界和教育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很多人都以清華大學特有的體育傳統(tǒng),來解讀這一要求學生掌握游泳技能的強硬措施,但業(yè)內學者更多地是從國內學校體育長期不受重視的角度,來審視這一引起轟動的新聞——國內高校通常都具備開展游泳教學的條件,哪怕沒有游泳館,也應該有游泳池,然而,國內2800多所高校,對學生的游泳技能提出要求的,目前大約只有20所,這其中還有不少學校是因為相關專業(yè)與航海、水運有關。但回到上世紀90年代之前,國內大學曾普遍要求大學生在校期間學會游泳,游泳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是一項求生技能。那麼,20多年後,當清華大學再對大學生提出游泳要求時,又會有多少高校敢於效倣和跟進令人關注。
清華大學是一所具有體育傳統(tǒng)的高校,“育人至上,體魄與人格並重”、“無體育,不清華”、“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此類與體育相關的口號對於清華人來説再熟悉不過。近年來,清華大學因體育引發(fā)社會關注的新聞不在少數(shù),如培養(yǎng)出“眼鏡俠”胡凱、恢復大學新生的第一堂體育課、堅持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長跑等。
此次對2017級新生作出游泳要求,在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劉波看來,不過是清華大學對學校體育工作高度重視的一個延續(xù)。
在清華大學近日正式提出2017級新生的游泳必須達到一定標準才能畢業(yè)的消息公佈之後,在社會上引起的爭議同樣不少,有人質疑,如果學生一直學不會游泳,真就不讓畢業(yè)嗎?也有人質疑,游泳是一項高危體育運動,安全危險是現(xiàn)在懸在所有學校頭上的一把利劍,清華大學如何規(guī)避安全風險?
劉波近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