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六月二十四日電 題:郝龍斌滬上“訪友”期盼雙城廣結(jié)緣
中新社記者 李佳佳
穿過略顯狹窄的樓道,走在考究的木質(zhì)地板上,臺北市長郝龍斌的身影又一次出現(xiàn)在上海市紅十字會大樓,此行不單為了拜會舊友,也為了續(xù)寫上海與臺北兩座城市之間更深的情緣。
郝龍斌與上海紅十字會結(jié)緣源於二○○四年,當時他以臺灣紅十字組織秘書長的身份,為了討論合作事項專程前來。
古語雲(yún):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上海市紅十字會會長謝麗娟今日尤為容光煥發(fā),這位白髮蒼蒼的“當家人”饒有興致地領(lǐng)著客人四下參觀,並言“這些年來上海市紅十字會搬過家了,你上次來的時候還是弄堂小樓,如今我們也住進了歐式大樓裏?!陛p聲細語間,宛若朋友寒暄般絲毫沒有了距離。
上海是中國紅十字會的誕生地,中國紅十字會早在一九○四年三月于上海成立,一九九九年臺灣“九二一”大地震時,僅上海市紅十字會就為臺灣地震災區(qū)捐款五十多萬美金。説起這段歷史,郝龍斌不忘補充説,“其實海峽兩岸之間最早的互動也是從紅十字會開始的?!?/P>
郝龍斌説的是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臺灣紅十字會開始受理探親登記及信函轉(zhuǎn)投。當時媒體曾報道,淩晨時分,臺灣紅十字會辦公室外人山人海,幾乎擠破大門。他們?yōu)檗k理老兵返鄉(xiāng)手續(xù)準備的十萬份申請表格,也在短短的半個月之內(nèi)被索取一空。兩岸開放探親,為當時許多想家的老兵打開了返鄉(xiāng)的大門。
近年來,隨著海峽兩岸的交流往來日益頻繁,尤其是近年來,兩岸愛心接力護送造血幹細胞,兩岸紅十字會在其中扮演了關(guān)鍵角色。謝麗娟回憶道,當時中華骨髓庫尚不發(fā)達,恰恰是通過臺灣骨髓庫,數(shù)名大陸的白血病患者尋找到了配對的造血幹細胞,從而得以延續(xù)生命。她激動地説,正是在此積極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上海市民參與到造血幹細胞捐贈行列,上海骨髓移植逐漸健全,上海骨髓庫還開始向香港、韓國等地提供配對機會。
舊友相逢,謝麗娟不忘表達與臺北紅十字會結(jié)成“姐妹會”的美好願望,聞言的郝龍斌旋即表示,樂於轉(zhuǎn)達此意並促成此事。郝龍斌笑稱,兩岸結(jié)緣必將産生良好的成果。
臨走時,郝龍斌捧出了一尊題為“慈暉”的瓷器雕塑,他別有深意地説,這尊雕塑刻的是面容慈愛的母親懷抱稚氣未脫的孩子。其實,不僅母親有愛,紅十字會更有愛。過去,正是依靠紅十字會的這份愛穿越重重障礙牽起兩岸的手。希望今後能有更多機會,通過紅十字會幫助兩岸亟需得到救援的同胞。
郝龍斌説,要讓兩岸血濃于水的關(guān)係化為具體的行動,就像今年“五一二”汶川地震時那樣,每每有災難降臨,臺灣同胞總會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完
[ 責任編輯:陽艷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