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文物保護協(xié)會理事長黃光男談兩岸故宮
中新社煙臺5月26日電 (記者 楊程晨)“像臺北故宮這樣收藏中國古代文物的文博機構不太可能輕易被‘臺灣化’,要有這個信心?!迸_灣藝術大學前校長、臺灣歷史博物館前館長、中華文物保護協(xié)會理事長黃光男近日表示。
記者交流時談及兩岸故宮當前的發(fā)展,期待文博機構更多交流合作。
去年才履新的臺北故宮“掌門人”陳其南上任伊始便提出所謂“故宮臺灣化”的言論,數月後又在臺當局立法機構質詢時被揭露故宮正館關閉、文物遷至南院的動議。作為臺灣博物館學的權威學者,黃光男多次就相關議題發(fā)聲,反對臺北故宮被“去中國化”的種種行徑。
“博物館學有博物館學的專業(yè),不是你説要作什麼就作什麼的。”黃光男形容,好比不能指著水晶非説是玻璃,同樣館藏中國古代重要文物的博物館不可能搖身一變以臺灣為主題。
近年,臺北故宮在不斷創(chuàng)新辦展模式,不僅開放夜間參觀,還引進大英博物館等西方知名博物館收藏品開展。黃光男被問及此説,這種增強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乃至有成為世界級博物館的企圖心“沒什麼錯”,但它本質上就是中國古代文物的博物館。
2015年12月,位於臺灣嘉義的臺北故宮南部院區(qū)開館營運??扇缃耖_業(yè)多年的南院展品較少,存在名不副實的情況。黃光男提出建議,博物館的展覽必須從歷史中找資料,再與所在地的大眾文化相結合。該院應多與大陸各地收藏機構交換意見,借鑒經驗。
對於近年北京故宮開發(fā)文創(chuàng)産品在大陸引起的熱潮,黃光男關注且予以高度評價。他同時看到,大陸網路上也出現對博物館及其文物過度商業(yè)化的批評。他説,博物館可以企業(yè)化經營但不應過度商業(yè)化;展現文物的形象有多種形式,商業(yè)行為一旦太過熱鬧容易丟失展覽古代文物的最初意願。
相望于海峽的北京和臺北故宮多年前曾留下過聯(lián)合舉辦展覽的佳話。對於兩岸故宮未來繼續(xù)合作的可能性,黃光男認為“應該可行”,他並對兩岸文博機構的更多交流表示期待。他説,兩岸都應更加重視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予其更好的待遇,他們的工作是在保存歷史。
黃光男還表示,兩岸文化血脈相同,但因政治原因隔閡數十載。文化交流要尋找具有共鳴的符號,兩岸説著一樣的話、有著相近的風俗,在這方面有先天優(yōu)勢。兩岸的文化交流應進一步發(fā)揮各自優(yōu)質資源,尋找共同價值,喚醒同胞靈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