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視頻在線精品視頻,成在人线av无码喷水,久久精品亚洲人成影院,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 臺灣網(wǎng)移動版

    臺灣網(wǎng)移動版

心手相連 京臺情深——寫在臺灣會館重張10週年之際

2020-05-07 09:38:00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本報記者 柴逸扉

  北京前門外,大江衚同114號,坐落於此的這座建築有著特殊的意義。從外觀看,它與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無異。但走進去看,裏面有騎樓、拱墻、琉璃飾品等臺灣特色的建築元素。這便是遠近聞名的臺灣會館。

  臺灣會館始建於清朝末年,一百多年來它見證了臺灣同胞愛國愛鄉(xiāng)的光榮歷史,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滄桑與風(fēng)華。2010年5月7日,臺灣會館大修後重張,十年來這裡舉辦大量涉臺交流活動,接待眾多兩岸嘉賓的參觀訪問,成為新時期情牽兩岸的“臺胞之家”。

  中華文脈

  臺灣會館的誕生,離不開中華文脈的傳承。

  鄭成功收復(fù)臺灣後,將科舉制度移植到臺灣。自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開始,臺灣舉人陸續(xù)到北京參加會試。1890年前後,為方便臺灣舉人赴京趕考,臺灣官員和在京臺灣鄉(xiāng)紳購建會館,當(dāng)時許多進京考試的臺灣學(xué)子都曾落腳此處。

  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署喪權(quán)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被迫割讓臺灣。當(dāng)時臺籍舉人汪春源等因進京參加科考居住在臺灣會館,聽聞此消息後與在京臺籍官員多方奔走,率先上書都察院,反對割臺議和,是為“五人上書”。

  臺灣被日本佔據(jù)時期,臺灣會館仍是兩岸交流的重要場所。除了來京探親訪友、經(jīng)商的臺胞常居於此,臺灣會館亦成為臺灣文化界人士在北京的落腳地。許地山、劉錦堂、洪炎秋、鐘理和、林海音等臺灣文化名人都有在臺灣會館活動或居住的經(jīng)歷。他們積極學(xué)習(xí)中華傳統(tǒng)文化,關(guān)心臺灣前途與中華民族命運,希望兩岸同胞一道,反抗並擺脫日本侵略統(tǒng)治。

  1949年後,臺灣會館變成民居。1993年,臺灣會館恢復(fù)為紀(jì)念場所,並得以修繕。

  家國情懷

  “我們都是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同胞,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本來都是一家人,現(xiàn)在還是一家人?!?010年5月7日,前來參加臺灣會館重張儀式的時任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zhàn)動情地表示,希望重張后的臺灣會館成為聯(lián)絡(luò)臺灣同胞、展示臺灣文化、服務(wù)兩岸交流的重要平臺和窗口。

  2009年修整後的臺灣會館把相鄰的雲(yún)間會館、福德禪林納入,並充分挖掘利用地下空間,總建築面積由原來的540平方米增加到現(xiàn)在的近3800平方米。重張后的會館劃分為京臺交流展示區(qū)、貴賓接待區(qū)、多功能會展區(qū)和民俗文化體驗區(qū)4個區(qū)域。館內(nèi)常設(shè)展覽《中華魂

  • <nav id="ggggg"></nav>
  • <noscript id="ggggg"></noscript>
      <sup id="ggggg"><code id="ggggg"></code></sup>
      <sup id="ggggg"></sup>
    • <nav id="ggggg"></nav>
      <sup id="ggggg"><code id="ggggg"></code></sup>
      <nav id="ggggg"><code id="ggggg"></code></nav>
      <tfoot id="ggggg"><noscript id="ggggg"></noscript></tfoot>
      <nav id="ggggg"><sup id="ggggg"></sup></nav>
      <nav id="ggggg"><sup id="ggggg"></sup></n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