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木偶掌中央,喜怒哀樂全知曉。時值上海世博會福建活動周,作為福建“招牌”的“文化名産”,漳州木偶劇團、泉州木偶劇團將傳統(tǒng)布袋木偶戲和提線木偶戲都帶來了上海。每天在寶鋼大舞臺的展演區(qū),精彩的木偶戲表演總是迎來陣陣叫好,而現(xiàn)場的木偶製作更引得遊客駐足。昨天,記者遇到了漳州木偶劇團的藝師楊君煒,頂著37攝氏度的高溫天,他正一刀一劃地刻著戲中的關公頭像。
一塊直徑6釐米、厚度約9釐米、10余釐米高的樟木塊,在楊君煒的手中,一下子“活”起來。6把工藝刀,要??傻盟5美鳌S么蟮膱A口刀一點一點削出頭部和中空的脖頸,再用大的斜口刀打磨光滑。做好了“毫無面目”的粗胚後,再一點一點雕刻眉、眼、鼻、嘴、耳,小的圓口刀在勾勒鼻形、耳廓乃至“挖”鼻孔上派用場,而小的斜口刀則用於“描眉”、“畫唇”等線條感更強的部位。
可別小看這小小一個木偶頭,不到一個手掌長,要做到精細的成品,一個熟練的師傅也得花上一天的時間。楊君煒説,按照傳統(tǒng)的木偶工藝,在刻好了五官髮型、初步打磨光滑後,還要在上面細密地覆上一層棉紙,待幹後則一層一層往上涂高嶺土。四層涂完,再打磨光滑,用竹子製作的“竹片刀”對木偶進行修補,使得眉眼等細部更為分明。完成了以上工序後,就可以根據(jù)人物的角色設定塗抹顏料,縫製頭髮,乃至頭部的帽子、珠飾等物件,再製作身體,縫製畫服,環(huán)環(huán)相扣,直至一個活色生香的木偶出爐。
楊君煒13歲入行,在福建藝術學校學藝,至今已近20年,才練就一番好手藝。楊君煒的現(xiàn)場製作引得遊客駐足拍照,更有遊客索性坐下,希望楊君煒能照著他的模樣刻個木偶。來自南通的學生小王説,以前還只是在電視裏看到過木偶戲,這次還是“托上海世博會的?!?,第一次看見“真品”,有意思得很,待會兒一定去看看木偶戲表演。
如今在福建,木偶戲仍為當?shù)孛癖娝矏郏D暧心九紤蛏涎?。在問及年輕人對木偶戲的了解時,楊君煒告訴記者,現(xiàn)在的年輕人更喜好臺灣的“升級版”布袋木偶戲,比如“霹靂布袋戲”系列,木偶比傳統(tǒng)戲更大、製作精美華麗,拍成電視時更加入了絢爛的舞臺效果,更博眼球更新潮,“這也是對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傳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