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財經(jīng)北京7月25日消息(記者公秀華 紀樂樂)據(jù)經(jīng)濟之聲《天下財經(jīng)》報道,北京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昨天審議《北京市城鎮(zhèn)基本住房保障條例(草案)》。經(jīng)濟適用房、限價房擬退出歷史舞臺,未來配售型保障房將不再採取備案家庭輪候的方式,而是採用類似目前自住型商品房的項目登記制度。這次草案最受大家關注的是取消保障房申請對象的收入標準,這在中國尚屬首創(chuàng)。
取消收入門檻
《北京市城鎮(zhèn)基本住房保障條例(草案)》出現(xiàn)了很多以往沒有的新思路,比如説保障房封閉式運作管理,房屋只能用於自住,不得上市出售。再比如對申請者不再作收入限制,以及對騙購騙租行為提高懲罰力度等等。
這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取消收入門檻。按照這次條例草案第四條的規(guī)定,北京市城鎮(zhèn)基本住房保障的對象,包括北京市城鎮(zhèn)住房困難家庭和個人。保障方式分3種,包括:配租型保障房、配售型保障房和發(fā)放租賃補貼。與以前的規(guī)定相比,這次的條例草案中,不再把收入作為申請保障房的必要條件。取消收入審查,這在全國範圍內還是首次。我們知道,多年以來,收入限制一直是保障房申請的硬性要求,而標準相對較低,因此收入問題成為很多人申請保障房的尷尬問題。
降低審核成本
對此,中國社科院經(jīng)濟所研究員汪麗娜認為,包括北京在內,全國的保障房市場都存在空置問題,賣不出去、租不出去的現(xiàn)象同時存在,主要原因就在於準入門檻高,審批程式複雜。這次條例草案取消了收入審查,不但能夠降低準入門檻,同時也能夠降低審核成本。
考慮到保障家庭困難程度,遵循公平原則,草案還規(guī)定,按照申請家庭和個人申請時間、收入以及申請人父母、成年子女住房情況等,從低到高、分階段予以保障。另外,保障房建設標準堅持小戶型的原則,每個保障家庭只能申請一套。
取消門檻,不會“扎堆”
這次《北京市基本住房保障條例(草案)》試圖解決以往保障房建設、運作、分配等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據(jù)了解,如果順利,條例很可能在明年年初出臺。不過,對於“不設收入限制”,很多人擔心,會不會大家都來申請保障房?真正有需要的人是不是更難申請到?
這次條例草案將保障房的申請標準放開,北京市所有無住房或住房困難的家庭、個人都有資格申請。這對於買不起商品房卻又被收入標準卡在外面的夾心層來説,無疑是個好消息。
不過不設限制,是不是也意味著申請的人扎堆呢?對此中原地産華北區(qū)市場研究總監(jiān)張大偉認為,不能上市流通,稍微有能力的人還是會選擇商品房。
張大偉:申請的量不一定有原來那麼多了,因為申請了後如果不能牟利,相當於你有幾十萬固化了自己的收益。但是買商品房的人都會考慮自己的增值收益。
樓市影響尚不明確
至於會對房地産市場産生怎樣的影響,張大偉認為,經(jīng)適房和限價房體量有限,對市場造成的影響也有限。但知名房地産專家韓世同則認為,未來要將保障房、自住型商品房、商品房的邊界劃清楚,才能判斷影響多大。
韓世同:影不影響要看量。北京去年2萬套、今年5萬套的自住型商品房對市場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和影響。那麼,現(xiàn)在這部分房,得讓我們有個叫法,大家應該有個統(tǒng)一的説法。
“不設收入限制”有沒有示範效應,會不會被其他城市複製呢?韓世同認為,如果跟國家層面推動的政策一致,會有比較好的借鑒意義。
韓世同:如果跟現(xiàn)在國家層面推動的公租房和共有産權房體系是一致的,就很有參考和借鑒意義,否則,就會變得各地都不同的類別,五花八門,很難形成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和管理體系。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wǎng)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